索芙星踪
星迹解码舱索芙星踪
星迹解码舱“鼻尖角31.7度,超过黄金标准!”北京某整形医院的投影屏上,迪丽热巴的面部3D建模正在旋转。主刀医生张铭切换参数,古力娜扎的脸部图谱覆盖上来,数据线在颧骨位置交错成红色蛛网。屏幕右下角的AI评分闪烁:迪丽热巴96.4,古力娜扎96.1。
这份测评报告意外泄露后,微博话题#科学鉴美#阅读量突破7亿。热巴粉丝晒出戛纳生图,娜扎后援会立即抛出《VOGUE》封面回击。B站UP主制作的对比视频中,两人面部特征被转化成赛博朋克数据流,播放量三天破千万。
巴黎时装周监控视频显示:迪丽热巴经过GUCCI展馆时,17台摄像机同时转向。隔壁LV展厅的古力娜扎团队立即启用备用方案——提前三小时放出后台花絮。时尚博主@FashionBot 统计:当天两人热搜词条共消耗6372万流量,相当于某个小国全天的网络用量。
更绝的是米兰街头实验:将两人广告牌并列摆放,佩戴眼动仪的志愿者注视热巴的时间平均多1.7秒。脑神经学家王莉的监测报告显示:热巴的面部轮廓激发前额叶活跃度更高,娜扎的肤质则让杏仁核产生愉悦反应。
上海AI公司训练的美颜模型陷入死循环:当输入”顶级神颜”时,系统在热巴和娜扎照片间高频振荡。工程师最终加入第三变量——刘亦菲照片才解除故障。这个bug被写成论文登上《人工智能伦理》期刊,评审意见写着:”机器也患选择困难症。”
更荒诞的是郑州相亲角数据:贴出”像迪丽热巴”要求的男性,匹配成功率仅0.3%;写明”古力娜扎类型”的女性,收到私信78%是整形医院推广。婚恋专家李梅的PPT标题刺眼:《颜值通货膨胀下的婚恋市场崩盘》。
深圳电子厂的流水线上,女工小美把手机支架调成45度角。她的快手账号”热巴仿妆”粉丝破十万,直播时却总被问:”能不能仿娜扎?”工厂考勤表显示:她因直播迟到被扣款七次,但上月带货提成超过工资三倍。
纽约苏富比拍卖行,摄影师陈曼拍摄的娜扎侧颜照拍出230万,比热巴同系列作品高出40万。拍卖目录注明:”差异在于左眼虹膜的星芒效应。”艺术评论家却在推特嘲讽:”这是星芒还是人民币反光?”
这场全民参与的审美狂欢中,有人靠贩卖颜值焦虑日进斗金,有人在虚拟世界重塑面容。或许正如那个给AI机器人植入两人面容的工程师所说:”完美的尽头是恐怖谷。”他实验室的屏幕上,合成面孔正在不受控地扭曲,最终变成谁都不像的诡异笑容。